越南銀行獲准放寬外資持股上限至49%,誰將率先「開第一槍」?

根據ACBS證券的最新報告,《第69/2025/NĐ-CP號政令》為有意增資以支援弱勢銀行的金融機構,創造了發行新股給外資股東的政策空間。

該政令已由越南政府頒布,並自2025年5月19日起正式生效,內容重點調整了外國投資者在接受「強制性接管」的商業銀行中的持股比例。具體而言,這類銀行的外資持股總額可突破過去30%的上限,最高可達49%法定資本(股本),惟不適用於國家持有超過50%資本的商業銀行。

外資增資助推銀行重組計畫

根據ACBS分析,該政令將有助於銀行在資本需求增加時,透過引進外資股東進行增資,為被接管的弱勢銀行注入資金,加速整體銀行體系的重組與再造。例如,軍隊商業銀行(MBB)計畫在整併階段對MBV銀行注資高達5萬億越盾,其他銀行亦有類似規劃,這些皆屬於整體弱勢銀行重組方案的一環。

此外,增資亦有助於提升資本適足率(CAR)。特別是在獲准接手弱勢銀行的機構中,因獲配極高的信用成長上限(每年20~30%),更須加強資本基礎。以HDB為例,雖然其CAR維持在約14%的相對高水準,但高度依賴次級債(Tier 2 capital),故未來可能需轉向提升一級資本(Tier 1)以降低資金成本。

同樣地,VPB也維持著約14%的CAR水準,且尚未大量使用次級債,因此短期內增資需求不高。而MBB的CAR相對較低(約10%),即便尚未動用次級債,也可能在未來產生增資需求。

國有成分或成增資障礙,持股限制仍受限於內規與期限

然而,ACBS強調,國有背景的存在可能成為增資的潛在障礙,原因在於國營企業多數不希望股權被稀釋。此外,外資持股上限的調整,仍須符合銀行公司章程,並僅限於強制接管期間(預計5~10年)。期滿後,除非透過對現有股東的配售或外資間轉讓,否則外資將不得再增持,直至其總持股比例回落至30%以下。

哪家銀行將率先打破上限?

目前,除Vietcombank因國家銀行(SBV)持股高達74%而不在適用名單外,其餘三家銀行的外資持股比例尚未觸頂,分別為:

  • MBB:22.3%
  • VPB:24.3%
  • HDB:16.9%

由於尚未達到原先30%的外資上限,ACBS認為,短期內放寬至49%的政策對這些銀行股價的刺激作用可能有限。

然而從中長期來看,49%的上限將有助於銀行引進更多國際資金,尤其是具戰略性的外資股東。目前,MBB擁有強大的國企股東陣容,如越南軍隊電信集團(Viettel),在整體商業生態中扮演關鍵角色;VPB則與日本三井住友銀行(SMBC)建立戰略合作,後者持有其子公司FE Credit 50%的股權。

相比之下,HDB目前尚未有戰略性外資股東,並正積極尋求潛在合作對象。因此,ACBS評估HDB將最可能優先推動外資持股上限的放寬與增資行動。若其未來引進戰略性股東,一般持股比例可能落在15~20%之間,屆時HDB將具備充足動能「開第一槍」,並帶動股價向上修正。

利多可望擴散至整體銀行與資本市場

除了為上述銀行本身的資本結構與股價帶來正面影響外,ACBS認為,這項政策同時具有政策試點意義。放寬外資持股比例的試驗範圍目前僅限於三家接管銀行,這不僅能有效評估外資對金融體系的財務與治理衝擊,也有助於降低資金流動劇烈波動下對金融安全的潛在風險。

試點結果將提供實證資料,進一步驗證吸引外資、提升公司治理、處理問題銀行的整體效果,並為未來擴大開放政策鋪路。

在外資自2024年初起淨賣出銀行股逾30萬億越盾的背景下,為接受弱勢銀行的機構鬆綁外資持股限制,將有助於重新吸引外資回流銀行業與越南股市(TTCK)

資料來源於:市場節奏報